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白内障手术已
由复明手术
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
为进一步满足白内障患者患者对功能性视力的需求,提升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舒适度,满足白内障患者追求高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多焦晶体领域新技术发展的认知,提升白内障手术技术新层次,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多焦晶体在临床中的技术要点,推进白内障多焦晶体在临床中的应用,7月4日,唐河东方眼科医院举行白内障多焦晶体应用培训会,邀请卡尔蔡司人工晶体河南区域应用工程师徐灿女士精彩授课,标志着唐河东方眼科医院白内障手术由复明时代进入个性化精准屈光时代,医院门诊部、住院部、护理部、视光部、检验科等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在培训会上,徐灿工程师介绍了国内外多焦晶体应用和发展的现状,就多焦晶体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白内障多焦晶体检验参数、多焦晶体在术前测量要求光学生物测量标准、A常数对屈光度影响、Kappa角、Alpha角在多焦晶体验配中的意义、多设备测量结果有差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等问题展开剖析,并与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展开交流和讨论,随后,徐工程师深入医院检验科,帮助检验科工作人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际问题。

“现在的白内障手术,跟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徐工程师介绍说,很多老人不仅患有白内障,还同时伴有眼睛老花、近视、散光等问题。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白内障手术只能达到复明的要求,医生也只能解决脱盲或脱残问题,但如今,各种功能型人工晶体不断推出,能满足白内障患者各种视觉质量的要求,让他们不仅仅能看得见,还能看得更清楚。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不仅希望看的见,还希望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甚至像年轻时候那样看远看近都不依赖眼镜。随着人工晶体的发展,矫正散光人工晶体以及多焦点人工晶体得以应用,白内障手术不但可以帮助患者去除白内障的遮挡,还能在白内障手术的同时矫正患者的近视、散光和老花眼,手术后,患者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开车等就不需要戴眼镜了,减少了视觉干扰。提高成像品质,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就是精准个性化屈光白内障手术。

据介绍,多焦点晶体在我国的使用,包括常规多焦和散光多焦,这些产品在欧洲和美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效果受到白内障患者认可。根据研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生活中不再使用眼镜(包括近视镜和老花镜)的比例超过90%。在美国和欧洲,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成为矫正花眼的一和治疗方式,没有白内障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植入多焦点晶体矫正远视、近视和散光,提高生活质量。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仅在焦点上的物像是清晰的,离焦点越远,物像越模糊。在我们看书(30公分)、看电脑(30-50公分)和开车(远处)时,需要晶体进行调节,将不同位置的影像聚焦到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楚。普通人工晶体没有调节功能,因此单焦点人工晶体不能满足看远和看近的需求。但是多焦点人工晶体利用复杂的光学原理设计了多个焦点,实现了多个位置上的物体均能够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近、中、远视力。
一般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单焦点有一个功能性的区别。多焦点的晶体可以看近、看中、看远,而单焦点的晶体功能单一,通常只有看远的功能,在看近距离的东西的同时,需要配带老花眼镜来调节。
如果患者想要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不要拖到很重时再做手术,应及早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如果手术做的过晚,核过硬,手术风险高,损伤大,从技术角度不能满足多焦点人工品体对手术安全的要求。
唐河东方眼科医院院长袁育新介绍说,对于白内障患者,通过植入普通的人工品体手术便可以达到重见光明的目的,而选择多焦点老花眼矫正手术的目的是术后可以使患者达到双眼远视近视平衡,老花或近视的患者可以不必依赖眼镜就可以清楚地同时看远或看近,从而有效地改善视力,但袁院长同时强调,并不是每一个患有老花、近视、散光的白内障的患者都必须选择多焦点老花眼矫正手术的,这是根据患者自身对视力的要求而定的。如果老花眼或近视眼患者厌烦了生活中不停的摘戴眼镜,患有白内障且对术后视力清晰度有要求的患者,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
老花眼、近视眼及散光是很多白内障患者会面临的问题,它带来生活上极大的不便,这些问题的矫治也一直是眼科医学努力想解决的难题,随着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发展终于给这些问题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